第136章 贸易之路
书迷正在阅读:玄幻:修为尽失后,逆徒们乐疯了、孙山表哥何书锦的科举路、我合成了全世界、综漫:从龙珠出包开始修仙之旅、异界召唤之君临天下、问鼎青云: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、重回18岁:不留遗憾、都重生了,谁还不是个大文豪?、宝可梦:小智重生世界线收束、重生七零,退婚改嫁日子红红火火
可日子一天天过,变化也一点点看得见了。 街两边挖了沟,虽然还是臭,但至少污水不乱流了,苍蝇蚊子好像都少了点。 主道修平了,拉车的板车轱辘不那么颠了,走路也利索了。 城里居然开了个“学堂”,几个识字的办事员轮流教娃儿认字算数。张宇偶尔也溜达过去,唾沫横飞地讲什么“地不是方的,是圆的”“讲卫生能少生病”之类的“胡话”。大人们听了直摇头,可孩子们却听得眼睛瞪溜圆,回家缠着爹娘问个没完。 工坊开了,不少闲汉有了营生,干一天活能领到一碗掺着糠的糙米,心里踏实多了。 城外那几块试验田里,张宇弄来的土豆、玉米,在几个老农将信将疑又小心翼翼地侍弄下,居然长得绿油油的,看着就喜人。 最实在的,还是那道城墙。经过水泥的彻底加固,特别是东门底下那块让人心里发毛的石板被彻底封死后,站在城楼上,看着脚底下这座在围困中居然慢慢活泛起来的城池,心里那点绝望,不知不觉就淡了。 街面上,战争的伤疤还在,但行人的脚步快了些,脸上少了些惊恐,多了点麻木下的期盼。偶尔还能听到巷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,不再是之前的哭嚎。吃得依旧紧张,但至少饿不死。病了,有张宇弄来的草药和古怪法子(基础药物和卫生知识)顶着的“医寮”能看看。晚上睡觉,也敢睡得沉一点了。 张宇看着这一切,心里头滋味复杂。有点像玩模拟经营游戏通关的成就感,又有点哭笑不得。他娘的,老子是来投机倒把赚大钱的,怎么干起居委会主任兼基建狂魔的活儿了?但这感觉,居然比在现代账户里数字跳动还让人熨帖。 姜雪晴的变化藏得更深。她还是每天巡城、理军务,只是那张清冷的脸上,紧绷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些。偶尔路过看到百姓自发修补漏雨的屋顶,或者听到学堂里传来稚嫩的读书声,她会停下脚步,站一会儿。她清楚,这一切是怎么来的。那个吊儿郎当,说话不着调,却总能拿出匪夷所思东西的“仙家”,是这一切的根。 雍城,在燕军铁桶般的包围下,非但没垮,反而透出一种让围城者都感到诡异的生机。这消息,终究还是像风一样,飘出了城墙。 燕军大营。 帅帐里的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。 韩厉听着探马结结巴巴的禀报,肺都要气炸了。 雍城没断粮? 城里头反倒叮叮当当地搞起了什么修路、挖沟? 这他娘的不是指着鼻子骂他无能吗! 可几次派兵试探,都被那硬得邪乎的城墙挡了回来,滚木礌石跟天上往下倒似的,砸得他的人哭爹喊娘。 除了死死围住,耗着,他竟真没别的辙了。 那个姓张的“仙家”,手段太他妈的邪性! 消息快马加鞭送回齐国临淄。 朝堂上,嗡嗡的议论声就没停过。 边境一座孤城,没朝廷一兵一卒的支援,硬扛燕国大军这么久? 听说城里日子还过得有模有样? 姜家那丫头,还有那个突然蹦出来的“张先生”,到底什么路数? 震惊过后,就是挥之不去的疑虑和隐隐的不安。 尤其是某些跟姜家素有嫌隙的势力,更是添油加醋,话里话外透着别的意思。 与此同时,临淄城内,那座不起眼的宅院深处。 李元端坐着,听手下人细细禀报雍城的近况。 修路,挖渠,办学堂,改良农具,甚至还弄出了什么公共茅厕…… 他指节无声地叩击着桌面,哒,哒,哒。 “呵,这个张宇,还真把自己当成雍城的救星了?” 他声音不高,却让屋里的手下打了个寒战。 “看来,想从外头砸开这龟壳,难。” “主上,那我们……” “不急。”李元摆了摆手,慢悠悠站起身,踱到窗边。 外头夜色浓得化不开。 “铁桶一样的堡垒,往往是从里头烂掉的。” “雍城现在看着是拧成了一股绳,可人心这玩意儿,最经不起撩拨。” 他转过身,脸上没什么表情,说出的话却带着寒气。 “既然他想当这个‘活菩萨’,那咱们就帮他一把。” “传话下去,让城里咱们的人,多‘传颂传颂’这位张先生的‘仙家神迹’,让所有人都知道,雍城的好日子是谁带来的。” “也该让某些耳朵尖的人,‘不小心’听到点风声……就说,朝廷对雍城现在这局面,好像有点别的想法了。” 李元嘴角扯了扯,那不是笑。 捧得越高,摔下来才越疼。 他倒要看看,当猜忌和恐惧在城里蔓延开来,那个姓张的,还有姜家那丫头,又能撑多久。 雍城,这座乱世孤岛,暂时挡住了外面的风雨。 可更深的暗流,已经在平静的水面下,悄无声息地涌动起来。 便利店二楼,那间小小的隔间里,灯光有点暗。 张宇从一个塞满稻草的破木箱里,捧出几块灰扑扑的“石头”,还有几截瞧着跟烂柴火差不多的“木头”。 这些都是他上回从雍城那边顺手捎回来的。有的是城里娃子捡来丢着玩的,有的是老乡砍了准备当柴火烧的香木。 “先生,就这些玩意儿?”猴子脑袋凑过来,脸上明晃晃写着嫌弃,“这石头,还没俺们村头茅坑边上那块硬呢。” 张宇懒得搭理他,拿起一块透着那么点油绿色的石头,对着灯光,眼睛眯缝起来瞅了半天。他心里其实也没谱,就是有种感觉,这些在古代不值钱的破烂,搁现代,兴许不一样。 “陈虎,你上次说,市里有个挺大的珠宝鉴定中心,靠谱不?”张宇扭头问。 陈虎点点头:“打听过,名声还行,安保也挺严。就是听说收费不低。” “钱不是事儿。”张宇找了块软布,把石头和木头小心包好,塞进一个看着挺旧的背包里,“走,长长见识去。” 鉴定中心,贵宾接待室。 白手套,放大镜,还有一堆张宇压根叫不上名字的家伙什。 一个头发花白、戴金丝眼镜的老专家,捏着块刚被简单清理过的“石头”,对着强光灯翻来覆去地看,脸上的表情,从一开始的挺随意,慢慢变得认真,最后那份惊讶和激动,有点藏不住了。